如何改變三世因果?
法鼓山.聖嚴法師開釋:
三世因果的改給變可以由兩個方向改變,一個是向壞的方向改變,一個是向好的方向改變,其實我們人,任何一個念頭的起滅都能改變我們的三世因果。
未來的一切都是決定於我們現在的一念。我們的任何一念都影嚮到未來,對我們生命的福德智慧、罪報、業報或是福報,都是有影響的。有眾生問:「如果每天做一椿好事,是不是能夠改變未來的12因緣呢?」答案是:當然能改變!但是問題在,發這個願是為了什麼發,發什麼樣的願,為了成佛而發?為了行菩薩道而發?
凡是發誓願,在這一生即使沒有做什麼,但來生這個誓願的力量還在。
「我要做、我想做!」這一生沒有完成,下一生還會來。所以說發願,等於是立了一個目標,立了一個方向,叫我們往前走。僅僅發願本身就有力量!
如果發願每天做多少好事,那更好,一天至少做幾件好事,看到一隻螞蟻在那邊,沒有踩死他,這也算是好事,或者走路的時侯,小心一點,看到螞蟻不要踩他,這樣也算好事,跟人講話的時侯,希望不要傷到人家的心,也是好事,多讚美別人也是好事,但是讚嘆的太過份可能是壞事哦。把握的恰到好處就是好事,如果發願每天要做好事,這當然會響到未來的三世因果,一定是這樣的。
但是,如果你發這個願的時侯,是不是有想:我做了好事下一生我要有好報,這個就會有問題。如果有,就是有漏!如果沒有追求,沒有期待,那就是無漏。
以上為聖嚴師父開釋解說。
金剛經第四分:
「須菩提,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,所謂不住色佈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須菩提,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,何以故,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
佛經譯文:
佛陀說:「須菩提!菩薩不僅不能執著於一切現象,就是布施時也不能有所執著。所謂『應無所住而行施』,即是不執著於色相而行布施,亦不執著於聲相、香相、味相、觸相、法相而行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應該像這樣行布施,不執於任何事物的外相。為什麼呢?須菩提!假若菩薩不執著於外相而布施,所得到福德是無法想像的多。
🌹本文取自聖嚴法師開釋影片:
🌹經典譯文取自 張宏實先生著作-圖解經剛經